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
2018-9-5 10:47:32 | 点击:998
少年强则国强,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拥有与时代相契合的理想信念、价值取向、使命担当、意志品质等核心品质,还需要拥有终身学习、科学思维、创新的自我提升能力,最后是将一切付诸实施的社会实践能力。唯有如此,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能早日实现。每一位成才的青少年成长都是三部曲:先成钢,然后成器,最后在实践中担当。习近平总书记关注青少年成长,期待每一位青少年都是社会的钢。
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,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,没有理想信念,就会导致精神上缺“钙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,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;国家的前途、民族的命运、人民的幸福,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青年学生要把远大志向变成现实,必须有锲而不舍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,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,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,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。
习总书记明白,青少年是未来的力量,决定着未来的发展,内在坚韧方能有所塑造。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思想行动的源泉,青少年有了理想与信念,方能走出迷茫,奋发图强。价值养成决定青年学生人生航向,唯有正确的价值观方有成为栋梁的潜质。责任担当是检验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“试金石”,有担当的青少年才能直面复兴路途中的困难,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。然而拥有这些还是不够的,总书记还指出青少年还需要顽强的意志,乐观向上的品质,这样方能持久的砥砺奋斗。拥有这些核心品质之后,我们青少年才能算的上一块合格的钢。不仅如此,习总书记还给了青少年炼钢成器之道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青年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,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,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青年时期是培养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,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,要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,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、现象和本质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、最具创造性的群体,并勉励广大青年,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,勇于解放思想、与时俱进,敢于上下求索、开拓进取,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;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,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。
习近平总书点出了成器的整个过程。青少年要想成为栋梁,就必然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方能在未来顶起一片天。勤学苦练是获得能力的必经之路。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吸收前人经验的过程,科学思维是青年学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利器,唯有如此,才能集中精力成长,少走弯路。当学有所成时 唯有创新创造才能进一步向前,如果没有创新,就只能原地踏步。
习近平总书记明白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因此对青少年提出了最后必经的道路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,重视实践育人,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,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,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、了解社会,受教育、长才干。
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“大熔炉”。任何的设计都是理论,唯有经过事实践的检验,我们才知道缺陷在哪里,该如何去斧正。